不同ai工具用途和排名,2025年最新分享
AI工具这两年真的是井喷式爆发,每天都有新产品出来。普通用户面对这么多选择,往往不知道该用哪个,本文和大家分享下“不同ai工具用途和排名”。

一、不同ai工具分享
1、文字对话类
说到AI工具,大多数人第一反应就是ChatGPT。不得不说,它确实是最有名的,用户量也最大。GPT-4的推理能力和知识面都很强,写文章、写代码、分析问题基本都能应付。不过有个缺点就是免费版本用的是GPT-3.5,性能差了一截,付费版本一个月20美元也不算便宜。
Claude这个工具其实挺被低估的。它的特点是上下文理解能力特别强,能记住很长的对话历史,特别适合需要深度交流的场景。写长文档、分析长篇报告,Claude往往比ChatGPT表现得更好。而且它在拒绝回答不当问题方面做得更谨慎,适合处理一些敏感话题。
国内的话,文心一言、通义千问、讯飞星火这些都不错。文心一言在中文理解上确实有优势,而且和百度的搜索结合得很紧密,查资料比较方便。通义千问的特色是和阿里系的产品打通了,做电商相关的内容特别顺手。讯飞星火语音识别能力很强,需要语音输入的场景可以优先考虑它。
2、图像生成
Midjourney在AI绘画领域可以说是老大哥了。它生成的图片艺术性很强,色彩处理和构图都很讲究,特别适合做插画、概念设计这类需要美感的场景。就是操作方式有点特殊,要在Discord上用命令,刚开始接触可能不太习惯。而且现在已经没有免费试用了,必须订阅才能用。
Stable Diffusion的优势在于开源和可控性。技术流的用户特别喜欢它,因为可以自己训练模型、调参数、安装各种插件。想要什么效果基本都能调出来,就是上手门槛比较高,需要一定的技术基础。好在现在有很多基于SD的在线工具,比如Playground AI、Leonardo AI,降低了使用难度。
DALL-E 3的特点是和ChatGPT集成了,直接在对话里就能生成图片,用起来特别方便。而且它对提示词的理解能力很强,不需要写特别复杂的描述也能生成不错的效果。就是生成速度比较慢,而且有时候会过度审查,一些正常的内容也可能被拦下来。
国内的话,文心一格、通义万相这些也都能用。文心一格出图速度快,而且完全免费,对于不想折腾的用户来说挺友好的。通义万相的风格比较多样,特别是做电商产品图方面有专门优化。
3、代码辅助工具
GitHub Copilot可以说是程序员最常用的AI工具了。它直接集成在编辑器里,能根据注释和上下文自动补全代码,有时候整个函数都能直接生成出来。支持的编程语言特别全,从Python、Java到Go、Rust都能用。就是有时候生成的代码质量参差不齐,需要自己检查和调整。
Cursor这个工具最近特别火。它本身就是个编辑器,但深度集成了AI能力,不仅能写代码,还能解释代码、修改bug、重构项目。有个特色功能是可以跟AI对话着改代码,比如说"把这个函数改成异步的"、"优化这段代码的性能",AI就能直接动手改。对于想提高编码效率的开发者来说真的很实用。
Replit也值得一提,它是个在线编程环境,集成了AI辅助功能。特别适合快速验证想法、写小项目,不用在本地配置环境。而且支持多人协作,做小组作业或者远程配对编程很方便。

4、办公效率工具
Notion AI直接集成在Notion里面,写文档、整理笔记的时候随时可以叫AI帮忙。生成大纲、扩写内容、改写语气、翻译文本这些功能都有,而且不用切换页面,体验特别流畅。对于重度使用Notion的用户来说基本是刚需。
Grammarly加入AI功能后变得更强了。不只是检查语法错误,还能根据场景调整语气和风格。写正式邮件、写报告、写营销文案,它都能给出针对性的建议。英文写作能力不够强的人用它能少走很多弯路。
WPS AI在国内办公场景用得比较多。它能在Word、Excel、PPT里直接调用AI功能,生成文档、分析数据、做演示文稿都很方便。关键是界面完全中文化,符合国人的使用习惯。
5、视频制作工具
Runway这个工具功能特别全面。视频剪辑、背景替换、物体移除、文字转视频,各种视频相关的AI功能基本都有。而且效果做得很不错,很多短视频创作者在用它提高产量。就是价格不便宜,重度使用的话每个月得花不少钱。
剪映的AI功能这两年进步很大。智能字幕、自动配音、一键成片这些功能对新手特别友好。而且它是免费的,对于不想投入太多成本的创作者来说很实惠。虽然高级功能可能比不上专业工具,但应付日常视频制作完全够用了。
6、音频处理工具
ElevenLabs的AI语音合成效果特别自然,几乎听不出是机器生成的。支持很多语言和不同的音色,做有声书、配音、播客都很适合。还能克隆声音,输入几分钟的录音样本就能生成和本人很像的声音,当然这个功能要谨慎使用。
Adobe Podcast的AI降噪功能简直是神器。再烂的录音环境,只要把音频上传上去,基本都能处理成录音棚级别的效果。对于在家录播客或者录课程的人来说太实用了。
二、怎么选择合适的工具
面对这么多AI工具,选择确实是个问题。关键还是要看自己的需求。如果只是日常聊天、问答、写写文章,ChatGPT或者国内的几个对话工具就够了。需要画图的话,休闲用户可以选DALL-E或者文心一格,专业用户建议学习Midjourney或者Stable Diffusion。
程序员的话GitHub Copilot基本是标配,想要更强大的功能可以试试Cursor。做办公的话,根据自己常用的办公软件来选择对应的AI工具。做短视频的话剪映足够了,想做更专业的可以上Runway。
还有个建议就是别一上来就买付费版,很多工具都有免费额度或者试用期,先试用一段时间,确认真的适合自己再付费。AI工具更新迭代特别快,说不定过几个月就有更好的选择出现了。
预算有限的话,优先选择那些免费或者价格实惠的工具。国内的工具在价格上普遍比国外的友好,而且针对中文场景优化得更好。实在需要用国外工具的话,可以几个人合伙订阅,分摊成本。

工具再多再好,也只是辅助。真正重要的还是使用工具的人的想法和创意。AI能提高效率,但替代不了人的思考和判断。把工具用好,而不是被工具束缚,这才是正确的态度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