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律类ai工具有哪些?

现在法律圈聊AI早不是新鲜事儿了,但真要挑能用、好用的工具,还得掰开揉碎了说。我去年帮律所整理过一次工具清单,踩过不少坑,也真遇到过能省大半天功夫的“神器”。
通义法睿
通义法睿算是我接触最早的法律AI工具了,这是阿里推出的免费AI法律顾问助手,利用通义千问的大模型推理技术,提供法律智能对话、文书生成、知识检索和文本阅读等服务。
刚开始用的时候,我觉得它就是个聊天机器人,随便问了个劳动争议的问题,结果它给出的答案还真有点门道。
后来我试着让它帮我写份简单的律师函,虽然格式有些生硬,但基本框架都在,稍微修改一下就能用。最好用的还是它的合同审查功能,能够识别一些常见的风险条款,虽然不能完全替代人工审核,但确实能提高不少效率。
ChatLaw
这是北京大学团队开发的开源法律大语言模型,说是开源,但实际体验下来,它在处理复杂法律问题时表现得相当专业。
我曾经用它分析过一个涉及知识产权的案子,它不仅能准确理解案件争议焦点,还能从庞大的案例库中匹配出相似案例。最关键的是,它会标注出引用的具体法条和判例来源,这点对我们法务工作者来说特别重要。
MetaLaw
法律类案AI智能检索工具,直接输入关键词,它就能给我推出一堆相关判例,而且每个判例都有详细的分析和法院观点总结。更贴心的是,它还能导出Word版本的类案检索报告,直接就能放到我的案件材料里。
法行宝
百度推出的免费AI智能法律助手平台,基于文心大模型和法律知识图谱,可以快速回答用户的法律问题。
这个工具我主要用来做一些基础的法律咨询,特别是遇到不太熟悉的法律领域时,先用它快速了解一下基本情况。
专业程度很一般,但胜在免费、响应速度快。
小包公法律AI
专注于法律与科技的深度融合,基于司法大数据分析、法律知识图谱、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。
智能量刑预测、类案检索、法规检索一应俱全,特别适合律所这种需要全方位法律服务的机构使用。不过相对来说,它更像是面向B端用户的专业平台,个人用户可能觉得有点复杂。
不过话说回来,使用这些AI工具的过程中,我也踩过不少坑。最大的问题就是数据的时效性,有些工具引用的法条还是几年前的版本,判例也不够新。还有就是理解能力的问题,遇到一些复杂的法律逻辑关系,AI有时候会给出看似正确但实际有误的答案。
所以这也说明,AI永远不能完全替代律师的专业判断。法律工作的核心还是在于对具体案件的分析、对当事人利益的权衡、对法律条文的准确理解和灵活运用。
对于想要尝试法律AI工具的同行们,我的建议是:先从免费的工具开始,比如通义法睿、法行宝这些,熟悉了之后再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更专业的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