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内有ai公司吗?可不少
国内有ai公司吗?国内不光有AI公司,而且数量多到可能超出很多人的想象。从头部的科技巨头到各种创业公司,AI这个赛道现在热闹得很。

一、大厂
BAT三家自然不用说,百度在AI领域投入最早也最深。文心一言出来之后,基本上就是国内大模型的代表之一了。虽然刚开始被吐槽挺多,但进步速度确实快,现在的表现已经好很多了。
阿里有通义千问,腾讯有混元,字节跳动也搞了豆包和扣子这些产品。这几家的优势在于资金雄厚、数据积累深厚,而且有庞大的用户基础来做产品验证。不管是搜索、电商还是社交场景,都能找到AI的应用空间。
华为在AI芯片和基础设施这块投入也不小。昇腾系列芯片虽然主要面向企业市场,但在国产替代的大背景下,重要性越来越突出。还有那个盘古大模型,在工业、气象等垂直领域做得挺深入。
二、创业公司
除了大厂,创业公司这边也很热闹。智谱AI、月之暗面、零一万物、百川智能,这些名字在圈内都挺响的。虽然成立时间不长,但拿到的融资额度一个比一个高,背后都有顶级投资机构支持。
智谱AI背后有清华大学的技术背景,ChatGLM系列模型在开源社区挺受欢迎。月之暗面的Kimi以超长上下文处理能力出圈,据说上下文窗口能达到200万字,这个指标确实夸张。
还有商汤、旷视、依图这些做计算机视觉起家的公司,虽然前几年有些过得不太好,但在大模型时代又找到了新的增长点。毕竟多模态能力现在这么重要,它们在视觉领域的积累正好派上用场。

三、垂直领域
医疗AI方面,有推想科技、数坤科技这些专注影像诊断的公司。金融领域有第四范式、明略科技在做企业级AI解决方案。教育赛道上,作业帮、好未来这些原本做在线教育的,现在也在往AI方向转型。
这些垂直领域的公司可能名气不如大厂,但在各自的细分市场里扎得挺深。它们的优势在于对行业理解深刻,知道真实的业务痛点在哪里,不是那种为了AI而AI的产品。
自动驾驶这块更不用说了。小马智行、文远知行、毫末智行,还有像百度Apollo这样的平台,国内在这个方向的投入不比国外少。虽然完全无人驾驶还没大规模落地,但辅助驾驶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了。
四、开源社区
除了商业公司,国内的开源AI社区这几年也发展得不错。魔搭社区汇集了大量开源模型和数据集,ModelScope上有很多可以直接用的预训练模型。对开发者来说,这些资源确实降低了不少门槛。
抱脸(Hugging Face)在国内虽然访问有时候不太稳定,但国内也有类似的平台在做这件事。而且很多国产模型会同步在GitHub和国内的代码托管平台上开源,方便大家使用。
这种开源的氛围对整个行业发展挺有好处的。大家可以互相学习、共同进步,不至于闭门造车。当然商业化和开源之间的平衡怎么把握,这是另一个话题了。

国内AI公司的现状就是这样——热闹、多元、充满变数。技术进步很快,但商业化路径还不够清晰。不过这恰恰说明行业还在快速发展期,机会也多。再过几年回头看,格局可能又完全不一样了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