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提示词入门级分享,原来这么简单?

2025-11-11 18:02
阅读38

第一次接触AI工具的时候,很多人都会有种感觉:明明看别人用得挺顺手,自己试了半天却得到一堆乱七八糟的结果。问题往往不在工具本身,而是没搞懂怎么"跟AI说话",这就是提示词的作用,本文和大家分享下“AI提示词入门级”分享。

如何写好提示词

要写好提示词,首先要理解AI是如何“思考”的。大型语言模型并非真正“理解”世界,其核心是基于海量数据训练出的概率预测机器。当你输入提示词时,它的核心工作是:预测接下来最可能出现的词语序列。​

image.png

这一特性揭示了提示词工程的第一性原理,主要包含三点:​

1、清晰具体胜过模糊宽泛:指令越明确,“正确答案”的范围就越小,模型越容易预测到你想要的结果。​

差指令:“写个关于风的故事。”(可能性过多,模型易随机选择方向)​

好指令:“以老水手的视角,写一篇200字短故事,描述春日傍晚温柔的海风。”(限定角色、篇幅、主题、氛围,大幅缩小预测范围)​

2、上下文是导航地图:模型没有长期记忆,每次对话都是全新开始。你提供的背景信息(Context)就像地图,能引导模型在正确“知识区域”寻找答案。​

无地图:“帮我规划下路线。”(未明确目的地、出发地、交通工具)​

有地图:“我是北京的大学生,预算5000元,想在8月进行7天毕业旅行,偏爱自然风光。请推荐三个目的地并规划行程。”(关键背景完整,模型可高效工作)​

3、结构和范例是最佳模仿对象:模型擅长模式识别与模仿。给出结构化要求(如表格、JSON)或具体示例(Few-shot),相当于给它清晰的“模板”供填充模仿。​

无模板:“比较一下苹果和香蕉。”​

有模板:“请用以下Markdown表格格式,比较苹果和香蕉的卡路里、主要维生素和健康益处:​

|水果|卡路里|主要维生素|健康益处|”​

入门篇-搭建你的第一个高效提示词​

入门阶段的核心是掌握提示词的四大基本组件,可构成万能公式:角色(Role)+任务(Task)+要求(Requirements)+范例(Example)​

一、设定角色(Role):为AI注入灵魂​

原理:为AI分配角色,能激活其训练数据中与该角色相关的知识、风格和思维模式。​

技巧:使用固定句式,如“请你扮演(你是)一名/一位[角色],……”​

案例:​

普通:“帮我看看这段代码。”​

进阶:“请你扮演一名有10年经验的资深Python架构师,帮我审查以下代码,重点关注可扩展性和性能瓶颈。”​

二、定义任务(Task):下达明确的指令​

原理:直接、清晰地告知模型需要完成的具体动作。​

技巧:使用行为动词,如“撰写”“分析”“总结”“翻译”“生成”“评审”。​

案例:“撰写一篇关于‘远程工作对团队协作影响’的分析文章。”​

三、提出要求(Requirements):精雕细琢你的输出​

原理:通过添加约束条件,进一步缩小模型输出范围,使其更符合预期,是提升输出质量的关键。​

技巧:​

用分隔符:如###、"""、---、**、<>、【】、《》等,清晰分隔指令、上下文和输入数据,避免混淆;​

指定格式:要求输出为Markdown、JSON、表格、列表等;​

限定长度:如“不超过300字”“总结成一句话”;​

明确风格:如“语气专业且友好”“风格幽默风趣”。​

案例:​

请你扮演一名市场分析师。​

---​

任务:分析以下用户评论,并总结其核心要点。​

---​

评论文本:​

"""​

这款吸尘器吸力很棒,噪音也在接受范围内,但电池续航有点短,希望能改进。​

"""​

---​

要求:​

1.提取产品的优点和缺点;​

2.输出格式为两列的Markdown表格;​

3.总结部分控制在50字以内。​

四、提供范例(Example):让AI照猫画虎(Few-Shot)​

原理:模型擅长模仿,给出1-2个输入输出范例,能让它快速理解所需的格式和逻辑。​

案例:​

请帮我将产品功能转换成对用户有吸引力的文案,遵循以下格式:​

**示例1:**​

输入:我们的App支持离线下载。​

输出:随时随地,无网也能看。把你的影院装进口袋。​

**示例2:**​

输入:新版滤镜增加了10种复古风格。​

输出:一键穿越旧时光,让你的照片充满电影故事感。​

---​

现在,请为以下功能生成文案:​

输入:我们的笔记软件支持多设备同步。​

AI工具的潜力很大,关键看怎么挖掘。提示词就是那把钥匙,掌握好了,能解锁出远超预期的可能性。

0
好文章,需要你的鼓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