怎么做拍猫的ai视频?说难其实也不难
最近在各大短视频平台上刷到不少猫咪视频,有些看起来特别魔性,猫在做一些不太可能的动作,后来才知道是AI生成的。这种技术确实挺有意思,门槛也没想象中那么高。现在就和大家说一说“怎么做拍猫的ai视频”。
一、文生视频工具的选择
现在能生成视频的AI工具其实挺多的,像Runway、Pika、可灵这些都可以用。不过要说专门做动物视频,Pika和可灵的效果会更稳定一些。Runway虽然功能强大,但处理毛发质感的时候偶尔会出现一些诡异的效果,猫咪的胡须可能会糊成一团。
可灵是国内的工具,中文提示词支持得比较好,这点对不太擅长英文的朋友来说算是个优势。而且它对动物的理解还不错,输入"一只橘猫在阳光下打哈欠"这种描述,生成出来的画面基本上八九不离十。Pika的话动作幅度控制得更精细,想让猫咪做一些特定动作,比如伸懒腰、舔爪子之类的,用它会比较好调整。
二、写提示词的方法
很多人上来就直接写"一只猫",然后发现生成的视频很一般。其实提示词这东西,细节越丰富越好。比如你可以写"一只毛色花白的短毛猫,正趴在木质窗台上,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它身上,它慢慢眨着眼睛看向窗外"。这样的描述就比简单的"猫看窗外"要具体得多。
还有个小技巧,加上拍摄角度的描述会让画面更专业。"低角度仰拍"、"侧面特写"、"俯视视角"这些词加进去,生成的镜头感会强很多。要是想要那种纪录片的感觉,可以在提示词里加"自然光"、"4K画质"、"电影感"之类的关键词。

三、动作设计
这里要说个大坑,就是别让AI生成太复杂的动作。什么猫咪后空翻、猫咪跳舞这种,十有八九会崩。AI对物理规律的理解还是有限的,尤其是涉及到快速运动和肢体扭曲的时候,很容易出现一些违反常理的画面。猫突然多出一条腿,或者身体扭曲成麻花状,这种"恐怖片"画面可不是你想要的效果。
相对来说,那些缓慢的、幅度小的动作更容易成功。猫咪缓缓转头、眯起眼睛、尾巴轻轻摆动,这些动作AI都能处理得不错。如果真的想做复杂动作,可以考虑分段生成,然后用剪辑软件拼接起来。比如先生成猫咪起跳的画面,再生成落地的画面,中间的翻转部分可以用快速切换或者特效来过渡。
四、画面风格的调整
有些人喜欢写实风格,有些人喜欢卡通化。这个完全看个人喜好,不过有个现象挺有意思的——如果追求极度写实,反而更容易暴露AI的缺陷。那些微小的不自然之处,比如毛发的质感不对、光影有点假,在写实风格下会特别明显。
反倒是稍微卡通化一点,或者加点油画风格、水彩画风格,观众的容忍度会高很多。而且这种风格化的处理还能掩盖一些技术瑕疵,让整个视频看起来更像是艺术创作而不是单纯的AI生成。在提示词里加"插画风格"、"动画电影质感"之类的描述,出来的效果往往会更讨喜。
五、后期处理
很多人以为AI生成完就算完事了,直接发布。其实后期处理还是很重要的。简单加个配乐,调一下色调,甚至加点字幕或者特效,整个视频的质量能提升一大截。DaVinci Resolve或者剪映这些软件都可以用,不需要太复杂的操作。
调色的话,可以稍微压一下高光,提一点点暗部细节,让画面看起来更有层次感。猫咪视频配点轻快的音乐效果会更好,那种治愈系的BGM特别适合。如果是搞笑向的内容,可以加点音效,比如猫叫声、摔倒的音效什么的,会让视频更有趣。
技术在进步,玩法也在变。现在做AI猫咪视频的人越来越多,想要脱颖而出就得多花点心思在创意上。单纯的技术运用已经不够了,内容才是王道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