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AI制药公司排名如何?竞争格局多元化,全链条赋能
中国AI制药公司排名如何?中国AI制药行业已形成"三层次竞争格局":晶泰科技、英矽智能领跑第一梯队;"AI制药四小龙"与药明康德等传统转型巨头构成第二梯队;深势科技、冰洲石等创新企业组成第三梯队。从技术路线看,已从单一算法应用进化为"AI+实验自动化+计算生物学"的全链条赋能。

一、综合实力排名TOP5
1.晶泰科技(XtalPi)
市场地位:全球AI制药市占率约15%,中国市场占比超30%,稳居行业首位
核心优势:量子物理+AI技术驱动,拥有ID4Inno™药物发现系统和XupremAb®抗体平台,200+垂直领域AI模型
商业突破:2025年获近60亿美元海外管线合作,创中国生物医药Licenseout纪录
融资规模:累计融资超50亿元,全球AI药物发现公司中排名第一
上市状态:2024年6月港股上市(02228.HK),成为"AI制药第一股"
2.英矽智能(Insilico Medicine)
技术亮点:三款AI平台覆盖药物研发全流程(PandaOmics靶点发现、Chemistry42化合物设计、InClinico临床预测)
临床管线:拥有8条管线(含临床前和临床),中国AI药企中最多,18个月内完成从靶点到临床的突破
商业合作:已与全球前20大药企中13家建立软件合作,Pharma.AI平台获广泛认可
融资估值:E轮融资1.1亿美元,估值超13.3亿美元,冲刺"AI创新药第一股"
3.药明康德
商业模式:AI+CRO全链条服务商,DELopen平台实现2000万+分子高效筛选
市场表现:AI制药业务连续三年保持25%+增速,在传统药企转型中领先
技术布局:构建AI药物设计平台,覆盖10余个研发管线,研发投入超82亿元
4.深度智耀(Deepleap)
核心竞争力:临床试验AI赋能,覆盖200+药企的临床系统,优化试验设计与患者招募
差异化优势:专注临床阶段AI应用,形成与晶泰、英矽的错位竞争
5.剂泰科技(AiTEM)
技术突破:AI驱动药物递送系统,解决制剂开发瓶颈,首个完成III期临床的AI赋能制剂新药(MTS004)
融资进展:D轮融资4亿元,总募资超20亿元,2025年加速商业化
二、AI制药四小龙技术与商业对比

三、细分领域龙头企业
1.药物发现与设计领域
成都先导:DEL+AI技术融合标杆,拥有全球最大DNA编码化合物库,2025年营收增幅25%+
泓博医药:小分子药物AI设计专家,营收增幅22%+,AI设计分子成药率提升40%
药石科技:AI+分子砌块设计龙头,构建亿级分子数据库,为创新药提供"乐高式"组件
2.临床研究智能化领域
睿智医药:AI制药"卖水人",800万小分子数据库,为300+药企提供虚拟筛选,单客户年均消费500万
博济医药:临床试验智能化隐形冠军,AI优化患者招募效率提升3倍
3.传统药企AI转型先锋
恒瑞医药:AI研发投入占总研发2530%,AI辅助药物设计与工艺优化,2025年营收38.9亿美元,AI业务增幅12.53%
百济神州:AI+肿瘤药全球化,泽布替尼2025上半年销售125.3亿元,AI辅助临床试验设计与数据分析
复星医药:AI+生物药研发,布局AI药物发现平台,管线丰富,与AI技术公司深度合作
四、创新企业梯队
第一梯队:临床验证突破者
冰洲石生物:4条临床管线,聚焦肿瘤免疫领域,AI辅助抗体发现
未知君生物:4条管线,AI+微生物组学,开发针对代谢疾病的创新疗法
锐格医药:4条临床管线,专注神经系统疾病AI药物研发
第二梯队:技术平台领先者
深势科技:基于物理模型的AI药物设计,解决分子动力学模拟难题,融资超10亿元
智谱AI:药物靶点识别与化合物筛选,市场份额约18%,早期布局AI制药
星药科技:AI+分子生成,构建万亿级化合物库,获高瓴等知名机构投资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