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里秘密打造“千问”App,挑战ChatGPT
11月15日消息 阿里巴巴旗下AI应用通义App于11月14日正式更名为“千问App”,安卓版率先更新至5.0.0版本,iOS版同步跟进。

此次品牌升级源于阿里秘密推进的“千问”项目,该App定位为基于Qwen系列最强模型的个人AI助手,全面对标OpenAI的ChatGPT,加入全球顶级AI竞赛。
新版UI彻底替换“通义”标识,界面布局更贴近ChatGPT的简洁风格,支持多模态交互,如文本生成、图像理解和实时对话。Qwen2.5-Max模型注入核心算力,参数规模超百亿,提升中文处理和长上下文理解能力。
阿里强调,此举旨在打造“官方旗舰AI入口”,未来将集成更多生态工具,如电商搜索和云服务。官方站点tongyi.com已部分转向千问品牌,标志阿里AI布局从内测向大众化转型。
阿里巴巴将“通义App”更名为“千问App”,绝非一次简单的品牌焕新,而是其AI战略的一次重大升级和野心宣告。
此举的核心信号是整合与聚焦:阿里正将其AI能力从幕后的大模型(通义)推向台前的旗舰产品(千问),明确对标OpenAI的ChatGPT,旨在打造一个统一的、官方的“超级AI入口”,全力参与全球顶级AI竞赛。
此次更名标志着阿里AI从技术内测正式转向大众化市场。通过注入最强的Qwen2.5-Max模型、采用更简洁的UI并支持多模态交互,阿里试图降低用户门槛,快速抢占C端用户心智。
未来,千问App不仅是个人助手,更将成为阿里庞大生态(如电商搜索、云服务)的AI中枢,其成败将直接关系到阿里在AI时代能否构建起新的核心竞争壁垒。
这波操作看着突然,其实藏着阿里在AI赛道的大野心——正面对标ChatGPT,冲进全球竞赛。
之前提到阿里AI,大家可能会有点懵。“通义听悟”“通义智文”一堆产品,不知道该选哪个用。
这次改名算是彻底理顺了,以后阿里的核心C端AI助手,就认准“千问”这个牌子。
“通义”这名字听着挺技术派,但对普通用户来说不够亲切,还不好向外传播。
“千问”就不一样了,直接点出AI解答问题的核心功能,好记又好懂,海外推广也更方便。
这可不是简单换个名字,而是阿里AI战略的大转向。以前阿里AI多聚焦B端市场,给企业做技术支持。
现在改名“千问”,明显是要发力C端,做一款全民都能用的AI助手,和ChatGPT抢个人用户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