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出图景深太大怎么写提示词?提示词里必须这样写!

2025-11-18 10:50
阅读33

用AI画图总遇到景深太夸张?主体陷在模糊背景里,想突出的细节全没了,调了半天提示词还是踩坑?其实不用死磕参数,找对提示词逻辑,就能精准拿捏景深,让画面重点一目了然。

景深到底是个什么东西

image.png

说白了,景深就是照片里清晰的范围。

那些手机人像模式拍出来的照片,人脸清楚,背景虚化,这就是浅景深。而风光摄影师喜欢的那种从近到远都锐利的画面,就是深景深。

AI生图的时候,模型经常会给你一个"保险"的选择——把所有东西都拍清楚,但这反而让画面失去了视觉重心。

AI对景深的理解,本质上是“模糊不重要的部分”,但它分不清什么重要。

比如你想画“一只趴在书桌上的猫”,AI可能会把书桌、书本甚至猫的尾巴都归为“次要元素”,只保留猫的头部清晰,结果画面看起来像对焦错了。

更气人的是,有时候你提“轻微虚化”,它能给你搞成“完全失焦”,这就是因为AI没get到你对“景深程度”的定义,只能按预设的模板来。

所以写提示词的第一步,不是骂AI不懂事,而是先明确告诉它:什么该清,什么该虚。

提示词里必须写死“谁是主角”

很多人写提示词只说“画一个女孩在海边”,却没说“女孩要清晰,海边背景轻微虚化”,这就等于给AI留了瞎发挥的机会。

image.png

比如你想画“女孩站在樱花树下”,别只写这么简单。试试这么说:

“主体:穿着白色连衣裙的女孩(全身清晰锐利,发丝、裙摆纹理可见),背景:樱花树与草地(轻微虚化,无明显散景光斑),主体与背景距离1.5米,清晰范围覆盖女孩全身及周围30cm区域”

这样一来,AI就知道重点在哪了——女孩是核心,背景只是衬托,不会再把樱花花瓣虚得盖过女孩的脸。

学会使用焦距和光圈

image.png

如果你懂一点摄影,就知道焦距和光圈直接决定景深——长焦+大光圈(小f值)景深浅,广角+小光圈(大f值)景深深。这一点完全可以套用在AI提示词里,比单纯说“景深小”“景深大”管用10倍。

举个直观的例子:

同样画“人物半身像”,你写“焦距85mm,光圈f/5.6”,出来的效果就是主体清晰、背景轻微虚化,刚好突出人物;

但如果写“焦距24mm,光圈f/1.8”,AI会画出广角大光圈的效果,背景虚化严重还可能变形,人物的鼻子和眼睛距离近,可能出现“鼻子虚、眼睛清”的尴尬情况。

这里也要注意,别随便写“大光圈”“小光圈”,AI可能理解反了。直接写具体的f值更稳妥——f/1.4-f/2.8是大光圈(景深极浅,适合特写),f/4-f/8是中等光圈(主体清晰,背景不抢戏),f/11以上是小光圈(全景清晰,适合风景、建筑)。

另外,如果你用的是Midjourney、Stable Diffusion这类工具,还可以加“--no overblur”(Midjourney参数)或“depth:low”(Stable Diffusion关键词),辅助控制景深,但核心还是提示词里的描述,参数只是锦上添花。

控制AI出图的景深得用它能理解的语言,清楚表达你脑子里想要的画面。下次画图再遇到景深太夸张的情况,按这个逻辑改提示词,保准能画出你想要的效果。

0
好文章,需要你的鼓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