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写好ai提示词?先把你的需求说清楚
写 AI 提示词总踩坑?明明觉得说清了需求,AI 却生成一堆驴唇不对马嘴的东西?其实写好提示词不是靠 “运气”,也不是堆华丽词汇,而是摸透 AI 的 “沟通逻辑”,让它精准 get 你的意思。

把你的需求说清楚
你是不是总习惯写模糊的提示词?比如 “画一张好看的风景图”“写一段有趣的文案”,结果 AI 生成的内容要么平平无奇,要么完全偏离预期。AI 可没有读心术,你不说透,它只能按最普通的模板来。
你得告诉它具体要写什么主题、什么风格、多长篇幅。
参考案例1:“写给互联网职场人的效率技巧,聚焦‘碎片化时间利用’,结合远程办公场景,用案例 + 实操步骤的形式,语气接地气,避免说教”。
参考案例2:“一只柯基幼犬,趴在草地上,吐着舌头微笑,耳朵耷拉着,背景有野花,插画风格,暖色调”。
写提示词的第一步,就是把 “模糊形容词” 换成 “具体细节”,别给 AI 留任何猜的空间。
细节不是越多越好
很多人觉得写提示词要越详细越好,恨不得把每个字、每个颜色都说明白,结果反而让 AI 抓不住重点,生成的内容杂乱无章。

其实 AI 和人一样,接收信息有 “重点偏好”,你要把最核心的需求放在前面,次要细节适当简化,避免信息过载。
我之前测试过 Midjourney 生成产品图,一开始写了超长提示词:“一款无线蓝牙耳机,白色机身,流线型设计,磨砂质感,背景是浅灰色渐变,有柔和的灯光,旁边放着一部白色手机,还有绿植装饰,整体风格简约高级,8K 分辨率,细节清晰”。AI 生成的图里,耳机反而成了配角,绿植和手机抢了风头。
后来我精简了提示词:“简约风格无线蓝牙耳机,白色磨砂机身,流线型设计,浅灰色渐变背景,突出产品主体,8K 分辨率”。这次生成的图直接聚焦耳机,质感和细节都在线,完全符合产品宣传的需求。
还有个坑要避开:别在提示词里加矛盾的需求。比如 “写一篇简短的长篇文案”“画一张复杂的简约插画”,这种自相矛盾的表达会让 AI confusion,最后生成的内容不伦不类。
细节要 “精准”,而不是 “越多越好”,核心需求明确,次要细节适当取舍,AI 才能高效输出。
角色扮演这招真的好用
你直接告诉AI:"你现在是一位资深营销专家"或者"你是个充满创意的文案策划",它真的会进入那个角色状态。
例如让它以"10年经验的心理咨询师"身份回答问题,和普通回答完全是两码事。
给 AI 定角色,相当于给它一个 “行为框架”,让它按特定的身份、语气来回应,生成的内容会更贴合使用场景。
约束也是一种艺术
有时候你得给AI设置一些边界,告诉它什么能做、什么不能做。比如写文章时,你可以规定"不要使用陈词滥调""避免过度修饰""控制在800字以内"。这些负面清单反而能让输出更精准。
我特别喜欢用"必须包含"和"绝对不要"这种明确指令。写产品描述的时候,我会说"必须突出三个核心卖点""不要出现任何夸大宣传的词汇"。划定了红线,AI反而更容易发挥。
掌握了这些技巧,你会发现AI真的能成为你的得力助手,而不是让你头疼的麻烦制造者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