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AI人工智能怎么做视频?零基础也能快速出片
用AI人工智能怎么做视频?AI做视频早不是专业人士的专属,现在普通人打开手机、电脑,跟着步骤操作,半小时就能搞定一条像模像样的视频。不用懂剪辑、不用拍素材,AI全帮你包办。
一、先明确需求
做视频前,需要想清楚自己要做什么类型——是搞笑短视频、知识科普、产品推广,还是剧情片段?不同类型的视频,AI的发力点完全不一样。
比如想做一条美食探店类短视频,提示词不能只写“美食视频”,得具体到场景、风格和重点。可以这么写:“美食探店短视频,镜头跟随博主走进街边川菜馆,先拍门头招牌(红色大字‘老成都川菜’),再拍店内烟火气场景(食客用餐、厨师颠勺),重点拍摄麻婆豆腐、水煮鱼的制作过程,特写菜品的色泽和热气,画面明亮鲜艳,节奏轻快,时长1分钟左右”。这样AI才知道该聚焦什么,不会生成一堆无关画面。
很多新手容易犯的错,就是需求模糊,比如“做一条好看的旅游视频”,AI根本没法判断“好看”的标准。不如拆解得细一点:“云南大理旅游短视频,以洱海为核心场景,拍摄日出时分的湖面(波光粼粼,渔船点缀)、双廊古镇的青石板路、游客骑行的画面,色调偏暖,加轻微胶片滤镜,配舒缓的民谣BGM,时长45秒”。需求越具体,AI生成的效果越贴近预期。
二、选对工具,按难度梯度挑
AI视频工具五花八门,不用盲目追新,根据自己的操作水平选就行。

纯新手直接冲剪映、CapCut这类“傻瓜式”工具。剪映的“AI生成视频”功能简直是懒人福音,输入刚才的美食探店提示词,选择“美食探店”模板,AI会自动生成画面、匹配转场和BGM,甚至还能自动加字幕。想调整细节,比如替换某个镜头、换首BGM,直接在界面上拖拽修改,比搭积木还简单。
如果想做更有创意的内容,比如剧情短片、虚拟人出镜视频,就得用Runway、Pika Labs。这些工具能生成连贯的视频片段,提示词可以更细致。比如想做一个“虚拟博主讲解护肤知识”的视频,提示词写成:“25岁女性虚拟博主,长相清新自然,穿着白色连衣裙,坐在简约的化妆台前,面前摆放护肤品,讲解‘晨间护肤步骤’,表情亲和,手势自然(抬手示意护肤品、指向脸颊),背景为浅粉色墙面,镜头中景,时长1分30秒,帧率24fps”。生成后再用PR简单剪辑,加个片头片尾,质感一下就上来了。
还有个“素材生成+剪辑”的组合拳,适合想自定义素材的用户。用Midjourney生成单张高质量图片,比如“海边日落,沙滩上有脚印,远处是归航的渔船,天空呈橘粉色”,再用Runway把图片转成10秒的动态视频(镜头缓慢推拉),最后用剪映把多个片段拼接,配上解说和音效,原创性更高。
三、脚本是骨架
好视频离不开好脚本,哪怕是AI生成,也得给它一个清晰的框架。不用写得太复杂,简单的分镜脚本就够了。
可以用ChatGPT帮你写脚本,输入提示词:“写一个1分钟的宠物搞笑短视频脚本,主角是一只柯基,场景是家里,剧情是柯基偷吃东西被主人发现,要有3个镜头,标注每个镜头的内容、时长和音效”。AI会生成这样的脚本:镜头1(0-20秒):柯基偷偷叼起桌上的面包,快速跑到沙发底下,音效:柯基的脚步声、面包包装纸的响声;镜头2(20-40秒):主人走进客厅,发现桌上的面包不见了,四处张望,音效:主人的疑惑声“咦?面包呢?”;镜头3(40-60秒):主人找到沙发底下的柯基,柯基叼着面包露出无辜表情,音效:主人的笑声、柯基的哼唧声。拿着这个脚本去喂给AI视频工具,生成的视频会更有逻辑和故事感。
脚本里一定要明确“节奏”,比如搞笑视频要快节奏,每个镜头3-5秒,转场利落;抒情视频可以慢节奏,镜头时长10-15秒,加轻微的模糊转场。提示词里可以直接写“镜头切换快速,平均每个镜头4秒,转场用闪白特效”,AI会自动调整节奏。
需要注意下,AI生成的视频可能会有逻辑漏洞,比如镜头衔接不自然、人物动作僵硬。生成后一定要仔细审核,可以用剪映、PR等把不连贯的镜头删掉,调整转场效果;如果人物动作僵硬,可以用“AI动作优化”功能,让动作更流畅。
可以说用AI做视频的核心,是让技术帮你节省时间,而不是完全代替你的创意。只要明确需求、选对工具、做好后期,哪怕是零基础的新手,也能做出让人眼前一亮的视频。多尝试几次,你会发现AI能帮你实现很多之前不敢想的创意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