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AI里面作图不清晰怎么办?搞懂AI不清晰的原因在哪
AI作图不清晰这个问题真是老生常谈了,很多时候生成出来的图看缩略图还挺好,点开一看全是马赛克,尤其是放大之后简直没法看。
搞懂AI不清晰的原因在哪

AI作图模糊,不是它“画不好”,多半是你给的指令没说清,或者设置没到位。
最常见的坑是“分辨率没给够”。AI作图默认分辨率大多是1024×768,这种尺寸发朋友圈还行,印成A3海报、做电商详情图,像素一拉伸就崩。
提示词太“偷懒”也会让图变糊。你只说“画一只橘猫”,AI哪知道你要高清的?它可能随便给个“写意色块”就交差。可以试试“8K超清,橘猫绒毛根根分明,瞳孔反光清晰,背景虚化不抢主体”这样的写法,出图立马不一样。
模型选错了更是白忙活。你要画写实的产品图,偏用卡通风格的AnimeDiffusion模型,出来的金属边缘肯定是模糊的锯齿状;想做国风工笔画,却用了主打写实的RealVis,线条哪能有锐利感?
还有个容易忽略的点:导出格式。很多人图方便直接导JPG,这种格式会压缩画质,尤其是颜色丰富的图,压缩后细节全丢。我试过同一张图,PNG格式放大400%还清楚,JPG放大200%就有明显色块。
出图前先把这3件事做对

分辨率必须“明着要”
不同工具设置方法不一样,但核心都是“把尺寸拉满”。
用Midjourney的话,在提示词结尾加参数“--ar 16:9--q 2”,“--ar”是比例,“--q 2”是质量等级,要是做海报就再加“--w 3072--h 1728”,直接指定宽高像素;
Stable Diffusion更直接,在“图像尺寸”里把宽度设为2048,高度按比例调,采样步数拉到25-30步,别低于20步,不然AI画细节的时间都不够。
提示词要“喂饱细节”
别只说“高清”,得把“高清的标准”说出来。
比如画人像,不说“高清美女”,要说“8K超清,皮肤纹理自然,毛孔细腻可见,发丝根根分明不粘连,睫毛纤长有层次感”;
画产品,不说“高清耳机”,要说“4K分辨率,金属耳机壳反光清晰,硅胶耳套纹理真实,logo字体锐利无模糊”。你说得越具体,AI越知道该画多细。
模型和插件得“配对使用”
写实类图优先选RealVis、Deliberate,这些模型对细节的还原度超高;插画选AbyssOrangeMix、Anything,线条会更锐利;国风工笔画就用Guofeng3。
要是追求极致清晰,加个“高清插件”,比如Stable Diffusion的“HighRes.Fix”,勾选后AI会先画低清图,再自动优化细节,相当于给图做了次“精细打磨”。
对了,出图前先“小图测试”。别一上来就画大尺寸,先用512×512的小尺寸出张草图,看看构图和细节方向对不对,没问题再放大尺寸画高清的。
后期救场的几个路子

最简单粗暴的就是用Extras功能
选择放大算法时,真人一般使用ESRGAN_4x来放大,二次元人物一般使用R-ESRGAN 4x+Anime6B。
操作很简单,把图拖进去,选个倍数,点生成就行。不过这个方法有个缺点——只是机械地把图片拉大,精细度提升不明显,看着还是有点糊。
想要更好的效果得上插件
可以安装一个开源插件Ultimate SD Upscale extension,它把要生成的大图切割成几个小图分别生成,对小显存的电脑非常友好,特别是显卡不太行的时候。
但要注意一点,如果人脸或者身体正好在分界线上,可能会出现错位,得调整一下缓冲区尺寸。
图生图重新绘制一份
高清修复本质就是"图生图",先绘制一份低分辨率的图像,再根据它画第二幅高分辨率的图像。这个方法的好处是能保持构图和主体不变,同时细节更丰富。
我的习惯是先低分辨率多画几张,挑到满意的再记下种子值,然后开高清修复。
AI把作图的门槛降低了,但高清图的门槛,从来都在“细节把控”上。从设置分辨率到写提示词,再到后期补救,每一步多留心一点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