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测QQ浏览器 1.0 vs 夸克AI,我先投阿里一票

4天前,腾讯宣布QQ浏览器正式升级为AI浏览器,推出QBot,化身全新AI入口。
百度的文心一言早在2023年就已亮相,并自 2025年4月1日起对所有用户免费开放。字节的豆包去年5月对外亮相,截至目前字节也相继推出AI生图/视频、AI生文、AI音乐创作、AI办公等多类产品或模型。阿里的夸克于今年2月正式推出,并于5月进一步优化。
互联网巨头中就属腾讯AI动作最慢。
慢工出细活,这是要给业界准备一份惊喜吗?
之前我领略过夸克拍照识图的强大功能,但还未试过它的浏览器功能。
QQ浏览器和夸克都从浏览器开始“进化”,所以我今天走进5月上热点的这两个浏览器大门,看看众望所归的到底是哪个。
两个浏览器均有PC版和移动应用版,鉴于对比内容较多且日常办公更容易涉及多个浏览器,所以今天我将带领大家依次从PC版浏览器的重点功能——界面功能、搜索问答和内容生成进行阅览和评鉴。
界面功能对比
一进官网我便发现,QQ浏览器没有在线网页版,官网内只有产品功能介绍和下载安装包。
不过今年3月推出的夸克“AI超级框”有在线网页版本。
QQ浏览器安装完成后,我同时打开两个产品的首页,发现——QQ浏览器嵌入了不同的搜索引擎,具有截图提问功能,具体包括提取文字、解读图片和解答题目,不过不能上传图片提问,因为附件只能上传word和pdf。而夸克超级框的附件除excel外均可上传,还能添加图片和视频,图片处理方面与QQ浏览器相似。
(上为QQ浏览器,下为夸克)
对于附件上传类型我就有话要说了,图片、excel上传处理的场景很常见好吧,怎么能没有这两个类型呢?
QQ浏览器能对截图进行提问分析,却不管本地图片,也太偏心了!
两个都不能上传附件excel。当我想让AI帮忙分析表格大量数据、帮忙筛选、批量删减或填写表格信息时,看来目前只有放弃这两个产品了。
我微微皱眉,继续看搜索框外功能。
QQ浏览器框外展现了多种类型平台,且可根据具体需要自行添加,不过这些平台大多不是AI工具,同时也存在分类不准的情况,比如“AI文档解读”“AI帮写”“AI翻译”竟然被归类为“生活娱乐”中。涵盖文档工具和压缩包工具的工具箱在界面最右侧,不容易被人发现。
(QQ浏览器搜索框外功能)
(夸克搜索框外功能)
夸克超级框倒是符合我对“AI搜索引擎”的想象,AI生图、AI写作、AI翻译等一系列AI功能排在显眼位置,一览无余。办公、学习不用愁了!
才进行到第一回合,QQ浏览器就被扣了印象分。
问答能力与网页精读对比
接下来正式进入实操对比。
端午节快来了,正好让它俩为我选礼品出谋划策。我同时给这俩输入:
端午节快到了,我想给50多岁的舅舅舅妈送礼。舅舅有冠心病。帮我给他俩挑选端午节礼物,礼物需要直接给到我电商平台链接,以使我直接点击查看和下单。希望是促进身体健康或实用类的商品,价格在200元以下。
QQ浏览器刚开始像是零几年市场中不会思考只会干活的工厂机器人,虽然有腾讯混元和deepseek大模型的加持,但还是机械地一一搜集网页,一一判断礼物是否合适,最后却还需要根据提示词条件判断才能得出答案。
我一不小心点错了,从历史记录进去,给我的却是搜索网页。若我需要查看之前生成的,还需要重新生成.....
我眉头紧锁,心累!
但当我重新生成时,它又聪明起来,思考时关综合关注健康养生类商品、佳节礼盒和价格。
它给我的答复层次分明,从舅舅、舅妈、组合角度给出礼物方案,同时还给出搭配建议和温馨提示,不过就是商品链接打不开,我还得在电商平台搜索。
而自研模型的夸克,它一开始就给了我满意的思考流程和结果,除了结构分明、要素齐全外,还能让我商品点击链接直接下单,让我明确选礼中的注意事项。
(左为QQ浏览器,右为夸克)
再来看网页精读情况。
我新建话题,同时对它俩输入提示词——
请帮我提炼这个链接文章的核心内容,200字以内,并发表自己对飞书知识库的看法:
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1Jw2r7Pb172XecMICLupMg
它俩都能读微信链接,这倒是个让人惊喜的事。
(QQ浏览器网页提炼结果)
(夸克网页提炼结果)
从生成结果看,QQ浏览器对我的指令理解就有问题,它让生成的内容总共在200字以内而非文章核心内容。它的回答其实也挺流畅的,不过套话居多、不见灵魂。
夸克一如既往稳定发挥。它还是有自己的思考过程,指令理解准确,核心内容分点提炼。个人看法有同类型工具对比,有产品生态的思考,让人感觉得到落地的真实,仿佛就是一个飞书搭建队员或长期使用飞书之人。
我对夸克的好感还在增加。
长文生成对比
脑子里浮现出“这俩还需要比吗?”的想法,不过瞬间被打消了。
评测虽然上手好玩,但得出结论的过程其实是一件严肃严谨的事情,重要功能评测缺失,评测结果的可信度就会大打折扣。
所以即便心中能估摸出几分结果,但也需一步步有理有据向大家展示。
我接着输入长文指令——
你是一名新媒体内容编辑,现在需要你写一篇以《现在,你终于可以用飞书搭自己的AI知识库了。》为题目的微信公众号文(1500-2000字之间),仿照以下链接风格撰写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ANGXahbIzz8zaz9lFCP88A;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SUa1Mwd4lAsOU-d_IOFZug
夸克有“AI写作”专区,长文指令需在这里输入:
大约1分钟后,它们的答案出来了:
(QQ浏览器长文生成结果)
(夸克长文生成结果)
QQ浏览器像是作答简答题,结构层次明确但无起承转合。它也未达到指令要求——算上主题字数超出,没有仿写,全篇笼统大白话。
夸克称得上是一篇媒体文,且结果能明显看出来执行了仿写要求——弱步骤,重表述观点和应用举例,主题升维,文章大量使用网络用语且带有情绪。当然也有缺点,文章的起承转合差了味儿,应用举例太多。
不过这不是硬伤,若优化提示词,想必刚提到的缺点就能消失了。
PC版QQ浏览器这条AI之路,确实任重而道远哪!
写在最后
没有战况激烈和持续胶着,PC版QQ浏览器便败下了阵。其界面功能生态、重要功能使用效果让人心头一沉。
不过移动版的QQ浏览器看起来像是能让人省心不少的样子,至少常用的AI功能明显多了。或许和移动版的夸克相比,会有意外的收获。
当我们跳出这两个产品,将视线聚焦到所有AI产品时,我们会发现:
用户对AI产品失望而归的背后折射出的是技术方的选择——是先满足市场的“速食”需求,还是沉淀足够的数据与反馈,不断优化深度与准确度?
这些选择,决定了产品是昙花一现,还是留得住用户、赢得口碑。
在AI产品纷纷披挂亮相的当下,用户体验不应被所谓的热点话题裹挟,而应以“持续打磨”的初心为尺。
毕竟,真正的AI不在于谁跑得最快,而在于谁能跑得更稳、更远。
期待未来QQ浏览器在每一次更新中,都能少一些笼统、机械的生硬,多一些贴心的温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