聊聊Fellou初体验:一款中国团队打造的AI浏览器

今天下午,Fellou团队宣布他们的windows版本正式上线。
抱着好奇的心情想要了解Fellou到底是一款什么样的产品。说实话,之前对他们只有浅显的了解,只知道Fellou是一款AI浏览器。
与以前普通的浏览器不同的是,我在官网上下载安装后,进入到了产品首先要进行邮箱登录注册。
通过之后就来到邀请码页面,这个就很有中国味儿。不过,他们的邀请码获取很简单,就是转发他们公众号的文章截图朋友圈就可以了。
同时还给了5000积分,虽然不知道拿来干嘛,但比manus的1500积分大气了很多。
进入到整个产品后,整个页面都是英文的,我找了半天没有发现怎么设置成中文。后来才知道现在界面语言就只有英文。
我内心的第一感觉是:英文能力差的我是不是和这个产品失之交臂了。
好在首页比较友好,能够让我知道怎么去使用整个产品。比如点击search,它就会弹出搜索框给出提示。你按“/”就能找到你需要的浏览器,他目前支持7种不同的需求。
其实这么看来,我也没有发现他高级在哪里。方便的就是在于,平时你可能需要打开不同的浏览器,在这里你只需要输入“/”就可以。
我不太信这个邪,我回到首页发现在他的搜索框下方有几个任务。我随即点了第一个,它就在侧边栏根据我的需求开始分析问题了,简单的分析之后,就可以“RUN”这个解决方案了。
整个屏幕开始出现4个窗口进行不同的任务调配。这个感觉有点像当初使用manus。难怪他会给积分,原来是用来帮助用户执行他们需求用的。整个过程还算是流畅,除了需要登录的网站,其它信息他基本可以不需要在人工干预下自己执行。
花了十多分钟,第一个任务就执行好了。与manus不一样的是,Fellou的结果输出是以网页的形式输出的,这一点我觉得目前看来体验是满分的。
经过这一次尝试,我又去尝试他给的第二个任务,同样的运行逻辑和结果输出。这里有一个我很不满意的地方:既然我是以需求解决问题了,为什么我的历史记录中是网页记录和需求记录混在一起了。当我像找找之前我的需求记录会发现很难找,因为他自身调用的网页记录也会写进历史记录。
当然上面是一些纯英文的输出,对于他给出的结果是不是正确的,我无从判断。于是,我就提了一个中文问题,我想看看:Fellou能不能解决中文问题和问题的回答是不是准确的。因为我不知道哪些问题他是可以去解决的,所以我模仿了他给的第二个问题:给我找出过去两周在tiktok上浏览量超过3000万的10个游戏类KOL。毫无疑问,他是可以解决中文提出的问题的。但是,我仔细核对了他给出的kol名单,这些人都不是游戏类的。所以,他给出的这个结果的准确性,还是需要进一步验证。
也或许需要我们添加一些其它条件。whatever。
在整体使用体验上,初次给我的感觉是有点懵圈,毕竟还是和传统浏览器不一样。但是产品整体的流畅性和感官体验,都是不错的。
这里我想聊的有四点:
1.table键。如果你深入使用Fellou,你会发现这个键是开启你和Fellou对话的开关,相当于传统浏览器的的Enter。只不过一个是和大模型对话,一个是搜索。我第一次高频使用table,是在另一款软件上——cursor。这是cursor上经常被人夸赞的功能,用户只需要输入前面的文字或代码,他就能联想到后面的内容,用户只需要按一下table,联想内容就能呈现。而Fellou把table作为对话的开关,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这种概念,你只需按下这个键,我就能帮你解决问题。
2.context。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大模型的关系,Fellou的对话没有历史记录。当你关闭这个任务之后,你就不能在原来的问题上继续提问了。另一个就是,Fellou不会去理解向他提问的这个人,这样导致的一个结果是:当用户提出过相似的问题,用户在第一时间是拿不到这个结果的。我不知道,Fellou团队是怎么考虑产品和人之间的关系,如果想让用户喜欢和产品交流互动,记忆功能可能会一个好的手段。毕竟,理解用户需求的产品是需要了解用户的行为和思考模式的。
3.侧边栏对话。很多chabot的浏览器插件都是侧边栏对话的形式展开的,这一点也是比较符合用户习惯,以及方便更清晰地给用户呈现整个问题被解决的过程和结果。侧边栏也是可以左右拉伸的,这很人性化。
4.积分。我完成了三个任务,花掉了700点,根据官网上1:100的充值比例,是7美元。但这里有一个bug:用户对于每一个任务的需要花多少点数,他是不清楚的。这就会导致用户只有提问的权利,没有选择回不回答的权利。不过,这好像是行业通病。
通过Fellou,其实我们可以对现在的AI浏览器管中窥豹。对于AI浏览器最基础的功能一定是搜索能力,这一点Fellou做到了他的最好。Fellou对于问题的搜集是全方位的,用Google不依赖Google,更多的是对于垃圾信息进行了删选。第二,AI浏览器一定要有调动网页的能力。在这一点上,需要解决用户登录的问题,或者一键记忆用户ID的能力,如果频繁的去打扰用户,整个体验大打折扣。第三,自身的大模型能力。从这一点上说,是AI浏览器的核心能力。最后竞争用户的不是你能收集多少信息,而是在收集信息的基础上准确的去解决用户提出的问题。
最最最重要的一点:如果你使用了AI浏览器,你还会使用传统的搜索引擎吗?
AI浏览器未来或许不是替代浏览器本身,而是替代“搜索引擎 + 思考 + 执行”这三件事的组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