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视频作品都怎么做的?选好工具是第一步

看到现在网上那些AI视频作品,说不眼馋是假的。那么ai视频作品都怎么做的呢?套路其实挺清楚的,今天就把我这段时间的心得分享出来。
工具选择:不是越贵越好
即梦AI是字节跳动推出的一站式AI创作平台,免费版每天提供60-100积分,我刚开始就是用的这个。虽然免费额度不多,但练手完全够用。
Vidu AI作为国内首个纯自研的AI视频生成模型,需3步即可生成创意视频,操作确实简单,但生成质量有时候不太稳定。
Runway现在是圈内公认的标杆,特别是Gen-3模型,效果确实没话说。不过价格也不便宜,我现在重要项目才用它。
说实话,AI作为提高效率的工具确实是不争的事实,但离完全替代人类还是有部分的距离。
从图片到视频:关键在于讲故事
大部分AI视频其实都是"图生视频"的思路。我一般会先用Midjourney或者DALL-E生成几张关键帧,然后让AI把这些静态图片"动"起来。
这里有个窍门,图片的构图很重要。比如你想要人物从左走到右,原始图片里人物最好稍微偏左一点,给运动留出空间。我之前画了一个人物居中的图,生成出来的视频人物只能原地扭动,特别别扭。
还有就是选择风格、性别、国籍符合我们要求的数字人模板后,点击"背景"或者"贴图"按钮后即可更换视频内背景图片。这种模板化的方式虽然简单,但容易千篇一律,没什么特色。
提示词的艺术:比写诗还难
因为图片生成视频时,需要对生成的视频进行描述,从而让生成的视频符合我们的构想。这个描述就是提示词,写得好不好直接决定视频质量。
我的经验是把提示词分成几个部分:动作描述、镜头运动、氛围渲染。比如"a girl walking slowly,camera tracking shot,golden hour lighting,cinematic mood"。
动作要具体,别只说"walking",要说"walking slowly with graceful steps"。镜头运动也很重要,"zoom in"、"tracking shot"、"crane shot"这些摄影术语AI都能理解。
氛围词汇我经常用"cinematic"、"ethereal"、"dramatic",能让画面更有质感。
后期剪辑:让作品有灵魂
AI生成的视频片段通常很短,要做成完整作品还得靠剪辑。如果是视频剪辑小白,可参考b站的PR教程,确实很有用。
我现在习惯先在脑子里构思整个故事线,然后分段生成视频。每段3-5秒,最后用PR拼接起来。转场效果很重要,硬切容易显得生硬,适当加点淡入淡出或者交叉溶解。
配乐也不能忽视。我经常去一些免费音效网站找素材,比如淘声网、耳聆网、爱给网。音乐节拍要和画面剪切点对应,这样看起来才有节奏感。
创意比技术更重要
技术门槛降低了,但创意的重要性反而提升了。我见过很多技术很好但内容空洞的AI视频,看完就忘了。
真正出圈的作品,往往有独特的创意或者情感共鸣。比如我之前看过一个用AI做的"如果古代诗人拍抖音"系列,创意特别有趣,传播效果很好。
所以我的建议是,先想好你要表达什么,再考虑用什么技术实现。工具只是手段,内容才是核心。
AI视频制作说简单也简单,说复杂也复杂。技术门槛确实在降低,但要做出真正优秀的作品,还是需要创意、审美和大量的练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