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提示词关键词有哪些?让AI听懂你的真实需求

提示词管理
Author Avatar
风萧萧兮
2025-09-25
阅读2

对着AI工具敲了一大段话,结果出来的东西完全不是你想要的?其实都是AI提示词给的不准确,想知道ai提示词关键词有哪些吗?今天就来聊聊这个话题!

明确“身份”的关键词

image.png

你肯定见过“以资深运营的身份”“模仿小红书博主的语气”这种表述吧?这就是给AI定身份的关键词。

如果不加身份,AI写得像教科书,干巴巴的。但凡你加上任何一个贴合的身份,就会出现不少真实感强的句子。

常见的身份关键词有:“资深XX”“XX领域专家”“XX平台博主”“新手XX”。

你不用局限于这些,甚至可以说“以90后打工人的视角”“模仿电影《阿甘正传》的叙事风格”——越具体,AI的代入感越强。

限定“范围”的关键词

有时候你要AI写内容,它会扯到无关的话题,这时候就需要“范围关键词”来拉回来。

比如你让AI写“咖啡的好处”,它可能会从种植讲到历史,扯半天还没到重点。但你加上“聚焦上班族喝咖啡的好处,不超过3个点”,AI就会精准讲“提神抗疲劳”“提高工作效率”“缓解下午困意”这些内容。

范围关键词包括“聚焦XX”“围绕XX展开”“不涉及XX”“限制在XX场景”。

规定“风格”的关键词

image.png

同样一句话,不同风格读起来感觉完全不一样。你让AI写产品介绍,是要严肃专业的,还是活泼有趣的?是要古风的,还是网感强的?这就需要“风格关键词”来定调。

常见的风格关键词:“严肃专业”“活泼有趣”“古风典雅”“口语化吐槽”“文艺抒情”“硬核干货”。

甚至可以更具体,比如“像脱口秀段子一样幽默”“像闺蜜聊天一样亲切”——风格越细,内容越对味。

明确“结果”的关键词

有时候你给AI的需求太模糊,比如“写一篇关于健身的文章”,AI不知道你要文章还是攻略,要长的还是短的。这时候“结果关键词”就很重要,它直接告诉AI你要的最终产物是什么。

结果关键词有:“整理成XX格式”“输出XX结构(比如总分总、分点论述)”“包含XX要素(比如案例、数据、建议)”“最终呈现为XX(比如文案、方案、清单)”。

补充“细节”的关键词

image.png

有些时候,前面几类关键词还不够,需要“细节关键词”来填充。比如你让AI写旅行攻略,加了“身份(资深旅行者)”“范围(成都3日游)”“风格(实用干货)”,但还是不够具体——你可以再加“包含必吃小吃、避开人流的景点、交通方式”,这样AI给的攻略就会更实用,甚至会告诉你“春熙路的小吃别在主街买,拐进小巷更便宜”这种细节。

细节关键词没有固定套路,全看你的需求。比如写文案可以加“包含用户痛点”“结尾有行动指令(比如点击购买)”;写方案可以加“包含预算范围”“明确时间节点”——细节越多,AI给的答案越贴合你的实际需求。

这些关键词别乱用

虽然关键词很重要,但不是越多越好。

比如这样一段提示词“以美妆博主身份,围绕油皮粉底液,写一篇1000字左右、活泼有趣、包含产品测评、用户痛点、使用技巧、结尾有购买链接的小红书笔记”

中间又是测评、又是技巧、又是笔记,逻辑都乱了。

关键词要“抓重点”,别把所有要求都堆上去。比如上面的需求,其实可以简化成“以美妆博主身份,写油皮粉底液的小红书笔记,风格活泼,包含测评和使用技巧,结尾加购买链接”

也不要用太模糊的关键词,比如“写得好一点”“内容优质”这种话,AI根本不知道你要啥。

不如换成“逻辑清晰”“有具体案例”“口语化强”——越具体,AI越能get到你的点。

说到底,AI提示词关键词不是什么高深的东西,让AI听懂你的真实需求是最主要的目的,多试、多调整,你会越来越擅长提示词书写的!

0
好文章,需要你的鼓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