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用ima整理资料、建立知识库,效率直接提升3倍!

整理附件资料
自动填充脑图框架





提取资料信息登记

附件问答

搭建知识库和转化模态

本地文件就更简单了,点击这个图标,你甚至能将整个文件夹的文件都上传。

共享知识库的文件也是两个来源,一个是导入个人知识库的文件或笔记,另一种是上传本地文件、文件夹或是新建笔记。与个人知识库不同的是,共享知识库可以分享、生成知识码。

前天ima升级后,共享知识库的文件和文件夹可以置顶了。

除了管理知识库之外,你还可以利用知识库干一些实事,比如做一个题库。

你可以通过知识库界面的对话框提问生成,也可首页@知识库提问,来建立题库。
最后你能对由生成内容转化而成的笔记或者上传的附件生成播客。听起来挺自然流畅,不会让人出戏。

生成内容
AI问答


图像生成
它还有图像生成功能。功能可从ima首页的快捷访问中进入,点开“图像生成”后你可选择尺寸、风格、参考图,就和其他图像生成工具一样。

(图1)

(图2)

(图3)

(图4)

(图5)

(图6)
从结果上看,ima的生成效果和我们常用的豆包、即梦还是有明显差距。
ima的文生图效果尚能接受,但涉及参考生图就漏洞百出,比如无法直接更改参考图中的文字(图2),图的有些风格换得不到位或者根本无法变换(图3和图4)
而且它的语义理解很机械,逻辑性较差,不会根据要求灵活处理动作变化(图5)。
这些都不及豆包和即梦。
还有两个操作不方便的设计。其一就是你用参考图开启了一个生图任务之后,若你还想换参考图,那就只有打开或返回首页新开一个任务。其二就是没有图片下载按钮,只能复制到另外工具中下载,比如飞书、微信聊天界面。
写在最后
ima电脑版的功能比网页版多了知识库管理、图像生成、快捷访问界面。所以大家用电脑版的体验会更好一些。
不过就ima各功能体验而言,个人认为,在它的所有功能中,使用它的办公提效、学习的功能,比如资料整理、建知识库、逛知识库广场、AI问答,会更接近我们的目的。
一顿操作后来看,ima最大的优势,应该就是知识库与AI(文件)问答结合的这种形式。
对此,你有什么看法?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使用ima的体验和感悟~
(我们的智能体已经上线了,可以在后台直接对话我们,就可以查工具教程或者测评)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