审计AI提示词怎么写?审计人员如何写好提示词?

用AI辅助审计,输了句“查下应收账款”,结果AI给堆笼统数据,连坏账风险点都没提?不是AI没用,是你没把审计要的“准头”写进提示词里。
先把“审计目标”说死
审计最忌“模糊”,提示词一泛,AI就只能给“大锅菜”。
之前有个案例,做费用审计时图省事,输了句“分析2024年销售费用”,结果AI列了费用总额、环比增长,连“差旅费超标准”“会议费无明细”这些关键问题都没提,白忙活1小时。
后来我让他改提示词:“2024年Q1销售费用审计,重点查差旅费(是否超公司《差旅管理办法》标准:高铁限二等座、住宿限300元/晚)、会议费(是否附参会名单+场地合同),列出3个可疑明细及判断依据”。
你猜怎么着?AI不仅标了5笔超标差旅费,还把某笔“无参会名单的2万会议费”标红,附了“不符合公司费用报销规则第6条”的依据——同事直接拿着这结果去核实,效率快了一倍。
记住,审计目标要拆到“可落地”:别写“查存货”,要写“查2024年3月末成品仓存货,是否存在账实不符(比对仓管台账与系统库存,重点看A产品是否有积压超6个月的情况)”。
别写“看收入”,要写“核查2024年1-2月主营业务收入,是否存在提前确认(依据《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》,判断3笔大额预收款是否应计入收入)”。
越具体,AI越能踩在审计点上。
带上“数据+规则”,AI才不会乱讲
审计离不了“数据”和“规则”,缺一个,AI给的结论就站不住脚。
就好比你帮客户做固定资产审计,没在提示词里附数据,只写“分析固定资产折旧是否合理”,结果AI扯一堆“折旧方法选择”的理论,连客户公司用的“年限平均法”都没提——等于没说。
这里最好补上“依据客户2024年2月固定资产台账(附明细:设备A原值50万、预计使用5年,设备B原值30万、预计使用3年),按公司采用的年限平均法(残值率5%),计算每月折旧额,对比系统计提数据,找出差异并说明原因”。
规则也得写清楚,尤其是审计准则和公司制度。
参考提示词:“按《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12号》要求,生成应付账款函证模板,需包含‘供应商确认余额后需加盖公章,不符事项请于3日内联系审计组’”
学会按审计场景拆提示词
审计场景差得远,函证和存货监盘的提示词要是混着写,AI准会乱套。同一套提示词是不能够混用的!
不同场景的提示词,重点完全不一样。比如做函证,提示词要侧重“模板要素”:“生成2024年Q1应收账款函证模板,需包含:被函证单位名称、截至2024年3月31日余额、账期、3笔大额交易明细(日期+金额),标注‘本函证仅用于审计目的,不构成付款承诺’”。
而做存货监盘,得侧重“监盘要点”:“列2024年4月成品仓监盘计划,含:监盘时间(4月10日9点)、重点监盘区域(A区积压存货、B区新入库产品)、需抽查的3个关键点(账实核对、产品保质期、标识完整性)”。
复杂场景可以分“两步走”,比如做收入循环审计,先输“列2024年1-3月主营业务收入的3个关键审计程序”,AI给出“核查合同、比对发货单与收入确认时点、抽查回款”后,再针对其中一个程序补提示词:“详细说明‘核查收入确认时点’的具体操作:如何比对发货单日期、客户签收单日期与收入入账日期,举例说明1个可能存在提前确认的场景”。
写审计AI提示词核心就一个,:把你想让AI做的“审计动作”,像跟同事交代工作一样说清楚。不用搞复杂术语,只要目标准、数据全、规则明,AI就能帮你把审计效率提上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