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谱清言如何AI写作?
智谱清言如何AI写作?使用智谱清言进行AI写作,尤其是学术论文创作,可通过以下步骤高效完成。结合其长文档解析、结构化生成和多轮对话能力,能快速上手:

一、核心功能与入口
1.访问官网
登录智谱清言官网([https://chatglm.cn](https://chatglm.cn)),注册并登录账号。官网提供网页端和移动端应用,支持PDF、Word等文件上传。
2.核心功能
长文档解析:上传论文PDF后,可自动生成核心观点、大纲和思维导图,适合文献综述和内容总结。
结构化生成:通过“场景化创作引擎”直接生成论文框架(如开题报告、实证研究结构),支持分章节细化。
多轮对话优化:支持连续12轮追问,可逐步调整内容深度,例如补充理论依据或数据验证。
二、论文生成全流程
(一)快速搭建框架
1.输入主题与结构
直接输入指令:“帮我生成一篇关于‘人工智能在医疗影像诊断中的应用’的综述类论文框架,包含摘要、引言、文献综述、结论”。
系统会自动拆分模块,并建议各部分字数分配(如摘要200字、引言500字)。
2.细化章节要点
对生成的框架进行追问:“文献综述部分请分3个小节:CNN算法的应用、诊断准确率对比、现有研究的局限性”。
系统会根据学科特点调整内容,例如医学论文会优先引用近5年核心期刊文献。
(二)深度内容生成
1.分模块生成内容
实证类论文:输入“研究方法部分需包含数据来源(某三甲医院20212023年CT影像,共5000张)和CNN模型构建步骤(Python的TensorFlow框架,3个卷积层)”。
文献综述:上传35篇核心文献后,指令“请对比这些文献的方法论差异,并指出研究空白”。
2.学术规范控制
引用格式:直接指定“参考文献采用GB/T 7714格式,引用近3年SCI论文”,系统会自动生成规范的引用列表。
语言风格:输入“使用正式学术语言,避免口语化表达”,系统会调整措辞(如将“AI提升了准确率”改为“人工智能技术显著改善了识别精度”)。
(三)多轮对话优化
1.内容迭代
生成初稿后,输入“请补充2个小病灶识别的实证案例”或“优化结果分析部分的逻辑连贯性”。
系统会基于上下文记忆进行修改,无需重复输入全文。
2.交叉验证
对存疑内容,使用双轨验证法:先让智谱清言生成分析,再输入相同指令到其他AI工具(如GPT),对比结果差异并筛选可靠信息。
三、高效技巧与避坑指南
1.分阶段处理
先完成“引言+文献综述”,再处理“研究方法+结果”,最后整合结论,避免一次性生成过长内容导致逻辑混乱。
2.反向解构法
上传顶刊论文后,指令“分析这篇论文的结构框架和论证逻辑”,系统会生成可复用的模板。
3.文献联动机制
导入Endnote文献包后,指令“根据这些文献生成理论基础部分”,系统会自动关联并引用相关研究。
4.防踩坑要点
数据验证:实证类论文需手动核对数据(如用Python跑一遍模型),避免AI编造虚假结果。
文献核查:将AI生成的文献标题复制到知网、Google Scholar检索,确认文献真实存在。
重复率控制:对生成内容进行改写(如调整句式结构),避免与公开语料库内容重复。
四、特殊场景应用
1.开题报告
指令“生成基于SWOT分析的跨境电商发展策略研究开题报告,包含研究背景、理论框架、创新点”,系统会输出完整的选题论证。
2.代码生成
输入“请编写一个计算准确率和召回率的Python函数”,系统会生成带注释的代码,并解释其原理。
3.图表描述
生成结果部分时,指令“用文字描述表格结构(3行3列,对比CNN、SVM、传统方法的准确率)”,方便后续用Excel制作图表。
智谱清言通过“框架生成→分块细化→多轮优化”的闭环流程,显著提升了学术写作效率。其核心优势在于中文语境理解精准(如符合国内期刊的结构要求)、学术规范支持全面(GB/T 7714格式、学科术语库),以及长文档处理能力突出(32K tokens上下文记忆)。用户只需明确需求、分阶段引导,即可快速产出高质量论文初稿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