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漫画生成工具怎么用?一步步教你
想画漫画但不会画画?这大概是很多人的痛点。好在现在AI工具多到让人眼花缭乱,就算不懂素描、不会分镜,也能搞出像模像样的漫画作品来,ai漫画生成工具怎么用?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一下。

一、工具选择
市面上的AI漫画工具真的太多了,每个都说自己最好用。但实际体验下来,不同工具适合做的东西完全不一样。
Midjourney在画风上比较多变,写实、日系、美式风格都能搞定,但它的问题是对分镜和连续性画面的支持不太友好。适合做单张的漫画封面或者插图,想做连载故事就比较吃力了。因为每次生成的角色形象很难保持一致,这个角色这一页长这样,下一页可能就变了个人。
Stable Diffusion配合ControlNet用起来灵活度更高。可以先画个火柴人简笔画,然后让AI按照这个姿势生成完整的角色。这种方法对分镜的控制力强很多,而且通过Lora模型可以固定角色的外观特征。缺点就是上手门槛有点高,得折腾一阵子才能摸清楚各种参数的作用。
国内的工具像NovelAI、触站AI、Draft这些也都能用。NovelAI在二次元风格上做得不错,特别适合画日漫或者轻小说插图。触站的优势是中文界面友好,对新手比较友善。Draft最近更新了漫画模式,可以直接生成带分镜的页面,虽然质量还有提升空间,但省事儿是真的省事儿。
选工具主要看两点:想画什么风格的漫画,以及愿意花多少时间学习。如果只是想玩玩,体验一下AI画漫画的感觉,那就选界面简单的国产工具。要是打算认真做作品,还是得上Stable Diffusion这种可控性强的。
二、提示词写法直接决定成败
很多人用AI画漫画,最头疼的就是不知道怎么写提示词。输入太简单,出来的图跟预期差十万八千里;写得太复杂,AI又理解不了。
其实提示词有个基本框架可以参考。先描述角色的基本信息:性别、年龄、发型、发色、穿着。然后是动作和表情:在做什么、什么情绪。再加上场景:室内还是室外、什么时间、什么环境。最后补充画风和质量要求:漫画风格、线条清晰、高清等等。
举个例子,想画一个在教室里发呆的女高中生。不好的写法是"女学生在教室",这太笼统了。好一点的写法是:"16岁女生,黑色长发,穿着白色衬衫和格子裙,坐在靠窗的座位上托着下巴望向窗外,阳光洒在桌面上,日系漫画风格,柔和的色彩,高质量"。看出区别了吗?细节越具体,生成的结果越接近想象。

不过写提示词也不能太死板。有时候加一些氛围性的词汇反而效果更好,比如"宁静的午后""微风吹动窗帘""若有所思的表情"。这些描述能让AI捕捉到画面的情绪,做出来的漫画会更有感觉。
还有个小技巧,如果想让角色形象保持一致,可以在提示词里加上"same character as previous image"之类的描述。虽然不一定百分百有效,但比什么都不加要好。或者更稳妥的做法是使用Lora模型,训练一个专门的角色模型,这样每次生成都能保证角色不变形。
三、分镜设计才是漫画的灵魂
有了工具、会写提示词,就能做出好漫画了吗?差得远呢。漫画最核心的还是故事和分镜。
分镜说白了就是画面怎么切割、怎么排版。一页漫画通常有4到6个格子,每个格子展示故事的一个片段。哪些内容用大格子、哪些用小格子,这里面门道挺多的。重要的情节转折点要用大格,营造视觉冲击力;日常对话可以用小格,节奏会更紧凑。
很多人用AI画漫画容易犯的错误,就是每个格子都用同样的构图。全都是人物正面站立、全都是中景镜头,看几页就觉得枯燥。其实可以多变换视角:俯视、仰视、侧面、背影,甚至局部特写都行。一个激动的表情可以只画眼睛的特写,一个紧张的氛围可以用手攥紧的镜头来表现。
AI在这方面其实挺有优势的。想要什么角度的画面,直接在提示词里说明就行。"从上方俯视的视角""超广角镜头""特写脸部表情",这些都能实现。关键是创作者自己得有分镜的概念,知道什么情节需要什么样的镜头语言。
四、后期调整
AI生成的画面不可能直接拿来用,多少都需要修修补补。
最常见的问题是手画得不对。AI画手一直是老大难问题,经常出现六根手指、手指扭曲、比例失调这种情况。遇到这种可以用PS或者Procreate手动修改,或者干脆让AI重新生成几次,选一张手画得还行的。也有些创作者会刻意避开画手,用道具遮挡、用其他物体挡住手部,这也是个办法。
色彩调整也很重要。AI生成的颜色有时候会特别鲜艳,不太符合漫画的审美。可以降低饱和度、调整色调,让整体画风更统一。特别是做连载漫画,每一话的色彩风格得保持一致,不能这一话暖色调下一话冷色调。
文字框和对话框需要后期添加。现在还没有AI能直接把文字排版到漫画里,这部分得手动完成。可以用Photoshop、Clip Studio Paint这些专业软件,也可以用Canva这种在线设计工具。对话框的位置要合理,不能挡住关键画面,字号大小要方便阅读。
有些创作者还会给AI生成的画面描边。漫画嘛,线条清晰很重要。AI生成的图有时候线条不够利落,可以用Photoshop的滤镜功能提取边缘,或者用一些专门的卡通化插件处理。处理完的画面会更有漫画的味道。

用AI画漫画,技术只是开始。真正能让作品站得住的,还是故事本身、角色塑造、情节设计这些内容层面的东西。工具再强大,也替代不了创作者的想象力和情感表达。把AI当成画笔而不是替代品,或许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