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视频怎么做?扒透实操技巧,全是干货
AI视频工具的发展速度快得有点吓人,社交媒体上到处都是AI生成的短视频,有些质量已经高到让人分不清真假。
选ai工具的门道

主流用得比较多的是Runway、Pika和国内的可灵AI。
Runway的Gen-2功能比较全面,适合做一些复杂的镜头;
Pika则是在运动控制上做得不错,你想让画面里的某个元素动起来,它能给你很精准的效果;
可灵AI是最近新起的宝藏工具,它对中文提示词的理解比国外工具好太多了。你用中文描述场景的时候,不用担心翻译成英文会丢失细节。而且它生成视频的速度也挺快,基本上一两分钟就能出结果。
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是Sora,虽然OpenAI还没有完全开放,但从放出来的demo看,它的视频连贯性和物理规律的把握确实厉害。
不过对于我们普通用户来说,能用上的工具就那几个,等Sora真正开放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。
ai做视频的提示词

很多人以为AI视频就是随便输入几个字就能生成,这想法太天真了,提示词的质量直接决定了你视频的质量。
简单写"一个女孩在森林里跑步",结果出来的视频要么是画面模糊,要么是动作僵硬得像机器人。
你得学会精准描述,写"黄昏时分,暖橙色的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,一个穿白色连衣裙的女孩在长满青苔的林间小道上轻快地奔跑,镜头从侧面跟随,景深效果明显",这样出来的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。
还有个技巧是加上摄影术语,类似"电影感镜头"、"广角拍摄"、"浅景深"这些词,AI就能更好地理解你想要什么样的画面质感。
分镜和剧本不能少
如果你只是做个几秒钟的小片段,随便玩玩还行。但要是想做一个完整的视频内容,分镜脚本这步千万别省。
最建议的是先用纸笔画出分镜草图,标注每个镜头的时长、内容、转场方式。然后根据分镜写详细的提示词,这样生成出来的片段才能保持风格统一。
如果前一个镜头是阴天,后一个突然变成大晴天,这连在一起得多违和。
有时候分镜画得再好,生成出来的也可能不如预期。这就需要你反复调整提示词,或者生成多个版本再挑选最合适的。

后期处理还得靠传统软件
AI只是帮你生成了原始素材,后期剪辑、调色、配音这些工作还是得自己动手。一般用剪映或者PR来做后期,把生成的视频片段导入进去,调整节奏、加转场、配背景音乐。
调色这步挺重要的。AI生成的视频色调有时候会不太统一,你需要用调色工具把所有片段的色温、饱和度都调成一致。
配音方面,现在也有很多AI配音工具可以用,像是讯飞的配音、剪映自带的文字转语音功能都挺好用。
不过说实话,如果是重要的项目,我还是建议找真人配音,那个感情和语气的把握,AI目前还是差点意思。
AI视频现在还处于快速发展阶段,工具在不断更新,功能也越来越强大。从简单的片段开始练手,多看看别人的作品,多尝试不同的提示词,你也能做得很炫酷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