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绘画创意怎么做的视频?手把手教你
ai绘画创意怎么做的视频?做AI绘画教程视频这件事,看似简单,但想让观众真正学到东西并且愿意看完,里面的门道其实挺多的。

一、选题角度要另辟蹊径
现在满屏都是"Midjourney入门教程"、"Stable Diffusion基础操作"这类内容,同质化太严重了。不如换个思路,做一些更具体的场景化教程。比如"如何用AI画出赛博朋克风格的猫",或者"三分钟生成游戏角色立绘"。这种有明确产出结果的教程,观众的学习动力会强得多。
二、画面呈现节奏
拍AI绘画教程最怕的就是一直盯着电脑屏幕录,画面单调得要死。可以把生成过程做成延时摄影效果,原本要等30秒的生成时间压缩到5秒,配上节奏感强的音乐。关键步骤的地方再放慢,用特写镜头展示提示词的输入细节。
画面切换也别太死板。输入提示词的时候可以加个手写动画效果,参数调整的地方用分屏对比展示不同设置的差异。有些创作者会把AI生成的中间过程截图做成动态拼贴,看起来就很有视觉冲击力。画面如果太静态的话,观众很容易刷走的。
三、提示词展示
这个特别关键。很多教程就是把一长串英文提示词往屏幕上一贴,观众看着就头大。其实可以分层展示,先说核心关键词是什么,再讲修饰词怎么加,最后说权重怎么调。每个部分用不同颜色标注出来,一目了然。
而且别光念提示词,得解释为什么要这么写。"这里加了'cinematic lighting'是为了让光影更有电影感","把权重调到1.5是因为默认的效果太弱了"。把思考过程讲出来,观众才能举一反三。有个小窍门——可以同时展示2-3个版本的提示词对比,让大家直观看到不同写法带来的效果差异。
四、多实操多总结
录教程视频的时候,其实不用每次都追求完美。偶尔生成出来的图不理想,别急着删掉重录,就顺着这个"失败案例"往下讲,分析问题在哪、怎么优化。这种真实的创作过程反而更有教学价值。
可以设计一些"挑战环节",比如限定只能用10个单词的提示词生成特定主题的画,或者用同一个提示词在不同AI工具里生成对比效果。这种互动性强的内容,观众参与感会特别高,评论区也容易热闹起来。
五、工具使用
Midjourney、Stable Diffusion、DALL-E、文心一格、意间AI,这些工具各有特色。做教程的时候可以专门拿出一期来横向对比,但别只说"这个好用那个不行",要具体到使用场景。画写实人像Midjourney V6效果更稳定,做二次元风格NovelAI Pro更专业,想要中文友好度就选国产工具。
价格方面也得提一嘴。有些观众预算有限,那就推荐免费或者低成本的方案。有次看到个教程把免费试用额度都梳理了一遍,告诉大家怎么"零成本"体验所有主流工具,这种实用性强的内容转发率特别高。
六、内容-创意灵感来源
很多人卡在不知道画什么上面。可以专门做几期内容讲灵感来源——怎么从电影海报、游戏原画、古典油画里提取元素,怎么把两个不相关的概念混搭出新东西。"蒸汽朋克+中国山水"、"哥特风+未来城市",这种跨界组合往往能产生惊喜效果。
还可以带着观众一起做"每日一画"挑战,设定一个主题词,大家各自用AI生成自己的理解版本。这种UGC互动能让内容持续发酵,粉丝粘性也会越来越强。评论区晒图的氛围一起来,视频的互动数据自然就上去了。
七、后期剪辑
纯录屏内容看久了会累,可以穿插一些实拍镜头。比如讲到"复古胶片质感"的时候,切个真实胶片相机的特写;说到"油画笔触",给个画家作画的空镜。这种虚实结合的方式能让视频节奏更丰富。
转场效果也别太花哨,简单的淡入淡出就够了。但可以在关键节点加些小动画,比如参数调整的瞬间来个"叮"的提示音配合图标弹出,生成成功的时候放个欢快的音效。这些细节虽然不起眼,但能让观看体验舒服很多。
做AI绘画教程视频,技术只是一方面,更重要的是要把复杂的东西讲清楚、讲有趣。保持更新频率,多和观众互动,慢慢就能积累起自己的粉丝群了。
